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人头攒动……时值盛夏,骄阳似火,而比炎炎夏日更火热的是海门区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南通是全省矛盾纠纷化解的排头兵,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20年来,南通深入学习践行“枫桥经验”,深度融合市域治理新需要,做优做亮大调解“金字品牌”,走出了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多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新路子,不断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时俱进、协同更新。
8月1日,2023两岸机器人及智慧自动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装备组陆方召集人苏波、台方召集人徐爵民,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等出席论坛并致辞,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理事长丝国一通过视频方式致辞。
25日,市发改委发布项目建设“年中成绩单”:省、市各级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3.3亿元、266.2亿元,分别超序时进度15.7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其中,20个计划新开工省重大项目已有15个开工建设,实现“省级重大项目上半年开工率达75%”既定目标;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认定服务业项目等主要考评指标超额完成半年度目标任务。
科技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包括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则是创新发展水平的晴雨表。
走进海门赫联科创园,干净整洁的环境、大气明亮的厂房让人眼前一亮。在园区左侧北部的金益成(南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忙着在部分产线上调试设备。盘活闲置资产改造建成的海门赫联科创园,近年来吸引了众多高端制造业企业入驻,自2020年正式运营以来,目前企业入驻率已达90%,正在致力打造一个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聚集园区。
年中,好消息接连传来:我市获批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项目立项;南通在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跃升至全国第十三位、全省第二位;南通企业在首届江苏专利奖中斩获1金1银5优秀……
电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与经济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用电需求就是观察经济增长快慢的“晴雨表”。
漫步海门临江新区玲珑湖畔,霞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晚风吹拂,夏日酷暑一消而散。湖畔碧绿的草坪和设计感十足的酒红色建筑交相辉映,宜居宜业的生态人文小镇初具雏形。
“县委赠送的党建惠企政策大礼包,干货满满,对我们企业来说就是及时雨。”5日上午,如东“党建惠企·如愿营商”行动启动,金红叶纸业(南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九州频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