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海门聚焦“7群12链”,深入推进“创新海门”三年行动计划,高品质打造创新载体,多维度集聚创新要素,全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去年海门获得全市科创项目考核红旗,省“双创人才”“双创团队”入选数连续四年位居南通第一,并成为苏中苏北唯一的“全省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
21日下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举行。省委宣讲团成员、市委书记王晖作宣讲报告,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升办学治校、管理服务水平,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实践提供更强人才支撑。
来自上海的“PLAY TOP”团队与江苏省南通市组织部门近日正积极沟通开办企业具体事宜。该团队在日前举行的2022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暨人才创新生态大会上成功签约落户南通市通州湾。
工业制造、材料先行。近日,上百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云集龙游河畔,在江苏·如皋新型电子信息材料主题峰会上碰撞思想火花,解码电子新材料技术、共话产业未来发展。
南通轨交1号线昨日开通运营。上午7时许,通车仪式在轨交1号线大剧院站4号口举行。市委书记王晖宣布南通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明讲话。市政协主席黄巍东,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庄中秋参加活动。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8日上午,2022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暨人才创新生态大会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右图 沈赓摄)。18位知名院士,以及全国重点高校院所专家、名优企业负责人、顶尖人才、一线投资人等齐聚南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话未来。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季振华到会讲话。
11月1日,吕四港内河转运码头进行最后一台岸桥安装(上图 通讯员潘杨摄),这标志着内河转运码头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处于港机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于10日进行交工验收。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遵循适度超前的理念,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打造“南通好通”大交通格局,擦亮“万事好通”营商环境品牌。
大海、港口、船舶……当初秋的晨光洒落在通州湾示范区的土地上,这座年轻的滨海新城迸发出耀眼活力。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记者28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专业观众注册报名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市商务局提醒南通交易团采购商抓紧时间报名,避免错失参会资格。